2025-01-12 HaiPress
中文博大精深,許多字因為讀音相同、字形相似,常讓人搞混。(示意圖/翻攝自pixabay)
中文博大精深,近日一名網友在Threads分享了一段補習班國文老師的上課影片,探討常見字「濕」與「溼」的用法。影片內容引發熱議,有人直呼「長知識了」,但也有人翻查官方字典後提出不同見解。
常見字「濕」與「溼」經常被搞混。(圖/翻攝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)
影片中國文老師提到「濕」與「溼」的使用差異,並以生活例子說明:「溼」用在無生命的物品,例如「抹布溼了」;「濕」則用於有生命的對象,例如「嬰兒的屁屁濕了」。這番說法讓原PO驚訝,感嘆「原來這兩個字的區別是在這裡!」相關貼文迅速引來網友討論,不少人認為這樣的解釋既直觀又容易記憶。
該影片引發網友熱議,部分人表示這樣的解釋貼近日常生活用語,容易記住;但也有網友表示,「姊」和「姐」這兩個字的發音都可以是ㄐㄧㄝˇ 只不過說姊這個字的讀音在《重修國語辭典》裡面所稱呼的讀音是ㄗˇ,「讀音就是文讀,也叫讀書音,相對而言的叫做白讀,也就是《重修國語辭典》裡面的語音,又叫做口語音」。
該名網友解釋,這兩個字的字義其實並不相同,演化之後反到有些相似,「姊」這個字的最初一是指的就是同胞但是比自己年長的那一位,即「女兄」,進而延伸出親戚當中的比自己年長的女性,比如「表姊」,然後再延伸出同輩的女性,比如「師姊」的意思;「姐」則指的是自己的母親,後來延伸出有代表「女兄」的意思,再延伸出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,比如說同事或者上司,進一步引申出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