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繫我們SiteMap
首頁 汽車評測 5G科技 商業商業聯盟 人工智能 股票 房產交易 更多

出國注意!不只行動電源 多家航空 「1物品」也禁托運

2025-11-03 HaiPress

多家航空公司最新規定,藍牙耳機及充電盒因內含鋰電池,禁止放入託運行李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
近年來,行動電源與鋰電池相關爆炸事件頻傳,若是發生在運輸過程中,一旦發生意外可能危及其他乘客安全。繼行動電源之後,多家航空公司近日宣布,藍牙耳機、以及其充電盒也禁止放入託運行李,僅能隨身帶著或放置手提行李攜帶上機,以維護飛航安全。

★延伸閱讀★獨家/行動電源「阻燃包」安全神器?業者:小火在缺氧下自滅

立榮航空指出,藍牙耳機及其充電盒屬於個人可攜式電子設備(PED),耳機放入充電盒中會自動充電、處於待機狀態,若放入託運行李就無法符合PED完全關閉的規範。為此,立榮明確規定,藍牙耳機(含充電盒)不得託運,旅客只能以手提或隨身方式攜帶。

星宇航空表示,目前尚未針對藍牙耳機單獨訂定規範,但提醒乘客,如含鋰電池電子設備需要託運,必須採取防護措施,並確保完全關機且符合國際鋰電池安全標準。中華航空也指出,藍牙耳機屬可攜式個人電子用品,雖未單獨明文禁止託運,但依行動電源與備用鋰電池規定,建議旅客將電子設備隨身攜帶並妥善包裝,以符合安全規範。

長榮航空也重申,乘客攜帶個人可攜式電子設備若要託運,必須完全關機,不能處於待機或休眠狀態。而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裝置更需全程手提,不得托運。由於藍牙耳機的無線充電盒被認定為行動電源類別,亦受到相同規範,禁止放入托運行李。

台灣虎航則表示,內建鋰電池的藍牙耳機、充電盒,以及手持風扇等裝置,也只能以手提或隨身方式攜帶上機,託運一律禁止。航空公司提醒旅客,遵守規範不僅避免臨櫃重新調整行李,也能確保飛行安全。

華信航空也建議旅客將藍牙耳機及充電盒隨身攜帶,避免放入託運行李,因裝置待機狀態會違反PED完全關閉要求。航空公司仍在評估是否全面禁止託運。

©版權2009-2020澳門新財網    聯繫我們 SiteMap